星星
《东京漂移》
《疯狂大赛车》
《头文字D》
《万能金龟车》
《TAXI》123
《极速竞赛》
《速度与激情》
《车神》
《赛车总动员》
《极速60秒》
《死亡飞车》
医用面膜
《疯狂大赛车》《头文字D》《万能金龟车》《TAXI》123 《极速竞赛》 《速度与激情》 《车神》 《赛车总动员》
森田
德国的赛车电影:《极速漂移》 很好看
还有尼古拉斯凯奇的《极速60秒》 Gone in 60seconds 里面有安吉丽娜茱莉!
五千块钱
《极速60秒》 这个不错!
九十斤包租婆
《头文字D》上映了,这部影片的出现又勾起了我对赛车电影的回忆…
赛车是很多人都热爱的运动,爱的是它的速度,爱的是那份追求极限的精神,不过对于许多只迷恋速度而已的入门者来说,或许现实中的赛车太复杂,需要有更直接、更娱乐的表现方式来吸引他们,赛车电影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说起赛车电影,自己也从小爱看,只要与赛车甚至只与车有关的电影我都会尽量收藏起来。当然,不是所有赛车电影都拍得既刺激又真实,有些电影更会被认为“得啖笑”!在印象中,属于这种类型的包括成龙大哥的《霹雳火》。片中那些加了快镜的赛车画面看似增加了速度感,实际却破坏了真实的气氛,所有赛车的动态都违背了物理特性,记得当年有份香港杂志甚至把该片最后那一场赛车称为“闹剧”。史泰龙导演、主演的《生死时速》的赛车场面更是虚假无比,仿佛那些职业高手都只是街上乱飚一气的新手而已,不过在芝加哥街头的那段追逐战倒是拍得很刺激。
而拍得不错的赛车电影则包括很久以前汤姆科鲁斯的一部和NASCA大赛有关的电影,虽然赛车情节不可避免比较夸张,但那种对职业车手心理的刻画还是相当真实深刻,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那新上映的《头文字D》如何?比我想象中的好,不会象原版卡通片一样对“漂移”过分神化。导演或编剧还是加入了一些真实赛车的思想进去,比如“马力大不一定就赢”、“玩漂移主要就是有型”等等。而那些赛车场面还算拍得不错,不论在干爽的平地上漂移是快还是慢,漂移着进弯飘移着出弯的赛车确实“很有型”,不过论速度感,还是我最爱的《TAXI》的飞车场面更加爽快,那在巴黎和马赛街头以真实速度拍摄的场景看的叫人大呼过瘾。或许是因为卢贝松式的配乐与那辆狂飙的406非常配合,或者是整部电影融入了不少恰倒好处的法式幽默片断,总之这部系列电影的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来自速度的激情。
说到底,电影是娱乐手段,电影需要票房支持,所以把赛车加入电影中当然需要娱乐化,这样才能吸引那些并非车迷的观众。但过分脱离现实则只能使赛车电影变成科幻片,既然把赛车元素加入进来,也得忠于真实性,如果让人看了后胡乱飚车这就不是好事了。原来,拍赛车电影也要追求社会责任。
相关链接:
动如脱兔
唯我独尊
王位继承人
个性进行时
内功致胜
开启优雅之门
《汽车导报》11周年答谢酒会
如歌的过去,如画的现在,如梦的未来
打造中国本土汽车传媒品牌
友好合作伙伴恭祝创刊11周年
我们做企业,而不仅仅做杂志
《汽车导报》2005大型读者调查结果
狄港生先生的发言
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徐首丽女士的发言
《汽车导报》执行主编颜宇鹏的发言
《改装与四驱》执行主编陈刚的发言
《中国赛车杂志》执行主编李晔的发言
跃马大反击
福克斯上市 1
2.98万-1
7.58万
当飞人遇见空姐时
云海恋与竹海情
走南闯北,侠客行
矫枉何必过正
挑比买更乐
快乐着你的快乐
公安Vs记者
扮嘢是件辛苦的事
回忆赛车电影
特约撰文/摄影:楼浩(本刊首席摄影师)——寻找气质标准
特约撰文:高晓宁(资深报纸汽车编辑)——孩子总是自己的好
特约撰文:张海宁(著名赛车节目主持人)——人,车,杂志
特约撰文:李京(本刊客户服务主任)——社会阶层
特约撰文/摄影:楼浩(本刊首席摄影师)——美女和武器
四部市场最佳小车测评
幸福着小车的幸福
2005年度驾控之王:爱与梦飞行——保时捷997
2005年度驾控之王:激动人心——法拉利F430
2005年度驾控之王:野蛮女友——玛莎拉蒂Quattropo...
2005年度驾控之王:纯粹玩具——莲花Elise
2005年度驾控之王:简单的狂——斯巴鲁翼豹
2005年度驾控之王:通往高手的路——宝马325i
2005年度驾控之王:终极成就——一汽轿车马自达6
2.3
2005年度驾控之王:变身在刹那间——一汽丰田锐志
2.5
2005年度驾控之王:轻描淡写——长安福特福克斯
2005年度驾控之王:以巧克刚——标致307
法兰克福车展——头条:科技也要“返朴归真”
法兰克福车展——发现汽车与时尚的关系
法兰克福车展专题
谁把人丢到国外去了
帮朋友买车的烦恼
心灵车汤——梦想永存心中
越野,不仅仅是越野
我写我拍——再来F1